炎炎夏日,防晒必不可少,但你知道吗?不同场所紫外线指数真的差很多,窗边,房间内,室外,车内等,今天就室内外常见场所,给夏季防晒来一次大盘点,快来了解一下吧!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图片

室内防晒重点

 

灯光不必担心 

 

经过测试[1]大部分生活中的人造光源都不会对皮肤造成损害。即使含有紫外光的卤素射灯和日光灯,也只有在非常贴近灯泡的时候,才能测得到比自然光微弱很多的数值。只要和灯泡保持约30cm距离,机器读取的紫外线几乎是0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除非有特别原因或工作需要,必须“长时间、短距离”地曝晒在日光灯或类似光源下,否则是很难在室内的人造光源下晒黑的。

 

窗边是防晒重点 

 

紫外线分成长波UVA、中波长UVB以及短波UVC,其中长波的 UVA可以轻易地穿透玻璃到达你的皮肤[2]。所以虽然是在室内,但窗边也是紫外钱重灾区。

 

UVA会直达皮肤真皮层,破坏肌肤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,造成松驰、皱纹、黑色素沉淀等问题。

 

图片

 

所以日常工作位置靠近窗边的,则很有必要做好防晒工作。低层的房屋,一般距离窗户1.5米左右没才可以免受伤害,而高层则需距离窗户3米左右,才是安全范围。

 

图片

室外场所盘点

 

玻璃建筑物首当其冲 

 

中国气象局曾做过一个实验,检测建筑物玻璃外墙、崭新的柏油路面、公园的湖面、停车场的车窗、普通水泥路面和草坪的紫外线强度。

 

反射度最强的是建筑物玻璃外墙,阳光直射的紫外线UVB值为1,玻璃幕墙边则是1.7左右,站在旁边大约3分钟就可以晒出红斑。出门逛街时一定要注意,不要在玻璃幕墙边多做停留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板油路面和湖面紧随其后 

 

紫外线反射度第二强的则是柏油路面和湖面,UVB值约为0.09,行走在这些户外场所时打遮阳伞,依然可能被来自地面湖面的反射晒黑。所以除了防晒剂或防晒口罩也不能少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车内紫外线也不少 

 

车辆正面的挡风玻璃一般是夹胶玻璃,可以有效防护所有紫外线。但侧面的玻璃则是单层钢化玻璃,故而防护紫外线能力较弱。

 

相对窗边,坐在车里接收到的紫外线辐射甚至强很多,因此车内防晒也是有必要的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图片

预防&修复晒伤

 

防晒不到位会促使黑色素大量合成,出现晒黑、黄褐斑加重等,一旦紫外线照射超过皮肤耐受量,晒伤是必然[3]

 

紫外线还会破坏胶原纤维,皮肤随之松弛粗糙、暗淡无光、出现皱纹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修复内调营养 

 

· SkinAx2 ™

 

面对紫外线损伤,SkinAx2™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,它能够从源头抑制黑色素合成,还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修复更新的功效,有助于减轻紫外线导致的色素沉着和修复受损皮肤屏障[4]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· 胡萝卜素

 

胡萝卜素通过吸收紫外线辐射,使皮肤免受光损伤,降低晒黑晒伤的概率。它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,可以帮助抵抗紫外线辐射造成的氧化应激,避免肌肤光老化[5]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· 维生素C+锌

 

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生成,有助于修复紫外线损伤,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,减少黑色素生成,从而提亮肤色[6]。搭配微量元素锌,促进皮肤细胞修复和更新,更有助于均匀提亮肤色[7]

 

外用防晒装备选购指南 

 

❶ 防晒衣

 

纺织品防紫外线的性能指标是UPF和T(UVA)AV,在我国,一般UPF>40且 T(UVA)AV < 5%的产品才能被认为是“防紫外线产品”,选购时一定要注意看数值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❷ 遮阳伞

 

我们平常使用的“太阳伞”和“雨伞”,实际上都是国标中的晴雨伞,只有标注了UPF值的,才是通常意义上的“防晒伞”。选择遮阳伞时,也最好挑选UPF>30的

 

❸ 防晒霜

 

紫外线的防护讲究全面,既要防止晒伤,又要对抗晒黑晒老。对抗晒伤,看SPF值,一般SPF30的防晒霜就足够日常使用了,但如果持续处于户外或无法涂够量,推荐使用SPF值高于30的防晒。

 

对抗晒黑晒老,看 PA 值,日常使用推荐PA++ 或者PA+++ 的防晒,如果持续处于户外、无法补涂的情况,更推荐使用PA++++ 的防晒霜

 

[1]Mayer C, et al. 2005

[2]“The UVA length spectrum and UVB length spectrum: experiments and theory.” Breit J & Schaafsma E. 1998

[3]Shea M & Herman D 2006

[4]Cao X, Wang J, Huang J, et al. (2016). Skin Ax2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cancer.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, 257(1), 104-115.

[5]Wang Q, Zhang Z, Zhang Y, et al. (2016). 141(3), 511-520.

[6]Li J, Huang D, Zhang Z, et al. (2015).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, 140(3), 501-510.

[7]Gao X, Zhang L, Li Y, et al. (2018).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, 144(3), 533-542.

*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分享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