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研究表明[1],最高气温每上升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增加17.3%。面对夏季高温,血管压力骤增,保护血管健康需要趁早提上日程。

 

除了一些日常因素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胶原蛋白也起着关键作用!因为70%的血管壁由胶原蛋白组成[2]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图片

影响血管的因素

 

焦躁不安的情绪 

 

烦躁不安等激动的情绪,会使心跳跟着加快,增加心肌耗氧量,使心脏负荷变大。加上高温环境影响,心肌更容易缺血,出现胸闷、气短、胸痛等不适症状。

 

图片

 

失眠熬夜的习惯 

 

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的研究显示,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,心肌梗死的几率会增加20%。

 

因为睡眠不足或质量不好,会引发生理和激素的变化,增加血压、血糖和血液中炎症物质的水平,诱发血管中有害物质的沉淀,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。

 

图片

 

肥胖的身体状态 

 

夏天气温高、气压低,空气中含氧量下降,肥胖人群更易出汗,血液黏度就会随之升高,血流不畅,造成心血管堵塞,从而诱发心梗。

 

胶原蛋白不断流失 

 

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,一般我们认为胶原蛋白只会关联皮肤和骨骼,殊不知70%的血管壁由胶原蛋白组成[3]

 

20岁后随着年龄增加,胶原蛋白不断流失,不仅皮肤会发生塌陷、皱纹等问题,血管壁胶原蛋白不足,支撑血管壁的胶原纤维也会发生断裂导致脂质、钙等沉积在血管壁上,使血管管腔变窄。

 

血液流速变慢,血液变粘稠,还会影响血压稳定性,极易引起高血脂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各种血管问题。

 

图片

 

再者,血管的结缔组织中也富含胶原蛋白,是确保血管保持弹性的关键成分。随着年龄增长,胶原流失,血管弹性减低,慢慢变脆,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,巨大的血流冲击很容易给血管带来严重威胁。

 

综上可见,面对夏季血管健康的高危挑战,不仅要改变外在的生活方式,更要从血管源头补充营养,双管齐下,让血管安稳过夏。

 

图片

外调生活方式

 

保证饮水充足 

 

夏季高温,很容易带走身体的水分,如果不能即时补充水分,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升高,血液变得粘稠,增加心脑血管突发的风险。

 

所以一天基础饮水量需要在1500ml以上,如果天气比较炎热,还需要增加饮水量。

 

注意喝水时不要牛饮,少量多次为宜。果蔬汁也是不错的选择,能在大量流汗后,充分补充电解质,帮助身体恢复。

 

图片

 

注意室内外温差 

 

长时间待在空调房,走到户外时,温差骤变,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、扩张,诱发血液循环障碍,增加心梗、脑梗风险。

 

室内开空调不要设置太低,与室外温差在8℃为宜,基本控制在26-28℃体感不会热,省电环保又能降低心血管发病危险。

 

日常保持慢生活 

 

高温、高湿人体代谢加快,心脏、大脑血液供应就会相对减少,剧烈运动会给心血管带来负担。40岁以上建议尽量不要猛回头,或从事打篮球、打羽毛球等用力过猛的运动。

 

一些临床数据显示[4],颈动脉狭窄、或斑块不稳的人群,过快、过于用力的动作会导致血管斑块脱落,引发重大疾病,甚至威胁生命。

 

图片

 

图片

内补血管营养

 

口服胶原蛋白 

 

补足胶原蛋白,能让血管更强韧,富有弹性,也能让血管流通变得顺畅,改善循环不畅的问题。

 

建议选择分子量在2000-4000道尔顿的胶原蛋白[5],能够让血管壁有效吸收,阻止胆固醇囤积,减少血小板凝集,从而预防血管栓塞,降低动脉粥样硬化,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鼠李聚糖硫酸盐 

 

修复因不良作息或饮食习惯而受损的血管内皮,助力管壁生成多糖保护结构,保持血液循环通畅[6]

 

Hydrocurc®专利姜黄素 

 

生物利用率远超普通姜黄素,可以减少血管内的氧化应激反应,抑制脂质、钙等物质在管壁堆积,同时强韧血管内皮细胞[7]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L-瓜氨酸&维生素K2 

 

帮助维持血管的正常舒张,以支持血管输送养分,加速胶原蛋白的吸收,构筑循环通路[8]

 

[1]藏红花素I的分离制备及抗氧化与稳定性研究.

[2][3]藏红花素对光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.

[4]Antioxidant Activity of Vitamin C against LPS-Induced Septic Cardiomyopathy by Down-Reg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.

[5]辅酶Q10抗脂质过氧化作用.

[6]藏红花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.

[7]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potential of, Crocus sativus, and its bioactive apocarotenoids.

*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分享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