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「VTN健康美丽60秒」栏目

陪伴你的第156天

 

今日大雪,你那里下过雪了吗?

 

天气眼瞧着就冷起来了,冬季养生可是重中之重,毕竟很多疾病都是寒气带来的,尤其是三个极易被忽略的部位,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!

 

图片

 

图片

易被偷袭的三个部位

 

颈部 

 

中医常说“风从项后入”,因为颈部有风池穴、风门穴和风府穴,是风邪最易入侵的穴位[1]

 

着凉受风后,脖子通常会变得僵硬,甚至引发落枕,记得出门一定要穿个高领衣服,或者围一条厚实的围巾,把寒气挡在体外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肚脐 

 

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,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,最为脆弱

 

附近的腹腔中除了结肠,还有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,被风寒偷袭后,不仅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,还很容易痛经,遭受大姨妈的斥责~

 

足部 

 

“寒从足下起”,双足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也最少,加上脚部脂肪层薄,御寒能力十分有限[2]长时间受凉,除了身体受不了,脚底还容易生冻疮。

 

图片

 

图片

寒气招来一身病

 

寒邪乘虚而入,会使安静潜藏于体内的阳气随之外泄,招来一身“冬病”。

 

上呼吸道感染 

 

寒气袭来,呼吸道黏膜的穿透性也随之降低,毛细血管收缩,免疫物质的分泌减少,同时纤毛运动的速度和频率开始放缓,就会出现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现象。

 

一旦接触的病菌多了,难以自卫的呼吸道就很容易被感染,出现感冒、咽炎、喉炎等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• 强化免疫营养素

 

适当口服“御敌蛋白”Muno-IgY,直接充当细胞防线的增援部队,识别并抵御病菌入侵

 

加上Quercefit专利槲皮素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D3的搭配,多维增强免疫力,还能避免被朋友传染

 

心脑血管疾病 

 

要说北方的“冬病”排名,心脑血管疾病绝对是第一,中风、冠心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[3]

 

一方面外界气温常在-10℃以下,血液更黏稠,流速更慢,容易引发血管堵塞;另一方面室内外温差大,血管收缩会变得更细,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,导致心脏病、中风。

 

图片

 

• 保护血管营养素

 

补充Rhamnan sulphate鼠李聚糖硫酸盐、Hydrocurc®专利姜黄素,可以助力管壁生成多糖保护结构,减少管内氧化应激反应,改善血液黏稠度,避免血管收缩引发的循环变慢

 

风湿性关节炎 

 

阴冷的南方则高发风湿症,当肌肉受到低温的刺激,粘滞性增大、兴奋性也会增高,发生强直性收缩,引起关节酸痛[4]

 

若是突然降温,寒气还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,进一步增加血液的蛋白黏度,引起滑液的黏度增加,从而增加关节阻力,引发风湿病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• 舒缓关节不适营养素

 

糖胺聚糖、软骨素、透明质酸可都是修护软骨和滑液的必备元素,能高效缓解关节不适。

 

配以专利5-Loxin平衡氧化应激反应,持续抗炎,进而对抗寒气入侵。

 

消化系统疾病 

 

受寒气刺激,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,使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打断,胃酸分泌失调。

 

另外胃部肌肉、血管收缩,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,营养供应减少,发生胃痉挛,像抽筋一样。有胃病的小伙伴还会复发慢性胃炎、溃疡等病症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• 日常养胃营养素

 

养胃首选麦卢卡蜂蜜,有效抗炎抗菌,调节胃酸分泌。

 

认准UMF认证的抗菌活性,UMF指数越高抗菌效果越好,协同MGO甲基乙二醛,助长胃动力,告别胃寒小情绪。

 

图片

三个习惯驱寒养生

 

坚持泡脚 

 

养成泡脚的习惯真能驱寒养生!晚上7-11点是肝肾经气血较衰弱的时候[5],这时候泡脚,能更好的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减少寒意,缓解疲劳。

 

时间上注意泡15-30分钟即可,时间过长会引起脑部供血不足,增加心脏负担。

 

图片

 

关于泡脚的水温,38-43℃之间为宜[6]双脚觉得舒适的温度,才能起到刺激穴位、强身养生的作用,既不会破坏肌肤的皮脂膜,又能让血管适度扩张。

 

多晒太阳 

 

中医认为,人体前为阴,后为阳,多晒后背可以驱寒补阳气最好在下午4-6点[7]晒半小时左右,边晒边按摩拍打,还能调理五脏气血。

 

捏指通经络 

 

体内有寒气,往往血液不通畅,导致手脚冰凉,可以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两侧,适度用力揉捏,改善末梢血液循环,缓解寒气侵袭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