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查空腹血糖没有异常,却已是糖尿病前期,这是怎么回事?

 

目前我国糖尿病已接近2亿[1],2018年糖尿病前期覆盖35.2%,即三分之一的人都处于糖尿病前期[2],如果不及时调整,就会跨进糖尿病的大门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图片

什么是糖尿病前期

 

糖尿病前期不是病,也不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,糖尿病前期其实是代表着身体进入高血糖的耐受状态,而这种状态就像站在悬崖边,再继续走几步,就可能跌进糖尿病的大坑。

 

数据表明,糖尿病前期覆盖人群很广,却因没有明显症状很难被觉察到,正因为如此而忽略掉了控制血糖的绝佳期,那么如何判定糖尿病前期呢?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综合三大血液指标[3]

 

❶ 空腹血糖

 

隔夜空腹8-10小时后,早餐前血浆测出的血糖值,能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,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,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。

 

如果空腹血糖大于6.1mmol/L就是糖尿病前期了。这个数值正常也并非万事大吉,很多人空腹血糖不高,但饭后就会血糖高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❷ 餐后血糖

 

喝完糖水或餐后2小时后血糖>7.8mmol/L,这是糖耐量异常的表现,也是糖尿病前期。

 

❸ 糖化血红蛋白

 

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 2-3 个月的时间,因此,糖化血红蛋白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近三个月以来的平均血糖水平,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数值>5.7mmol/L,也算糖尿病前期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图片

糖尿病前期危害

 

大血管病变风险 

 

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,如脑卒中、冠心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,脑梗风险比普通人高1.6倍[4]这是因为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、胰岛素抵抗、脂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影响代谢 

 

糖尿病前期多数人会有胰岛素抵抗,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的,但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反应性下降,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糖代谢,血糖升高,当血糖>13.9 mmol/L时,身体产生酮体,会引发酮中毒,导致昏迷。

 

图片

 

图片

如何逆转糖前

 

大家都知道一旦得了糖尿病,身体会出现多种并发症,甚至威胁生命,生活质量急剧下降,但幸运的是,糖尿病前期可华丽转身为健康人群的几率很高,而且数据指出,改变生活方式,干预6个月就能成功逆袭[5]

 

图片

 

调整饮食结构 

 

控盐控油,炒菜时尽量少放油,每天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g。此外还需控制主食摄入量,适当将精细主食替换成粗粮,如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适量补充营养 

 

· 非瑟酮

 

研究表明[6],非瑟酮可以通过增强体内糖酵解,抑制糖原生成和增加糖原储存,从而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,对于延缓糖尿病前期进程很有帮助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· EGCG+橄榄苦苷+小檗碱

 

EGCG能够抑制蔗糖转向葡萄糖,控制血糖升高,还有助于改善胰腺朗格汉斯细胞区功能,提高胰岛素敏感度[7]避免胰岛素抵抗的发生。

 

橄榄苦苷和小檗碱能降低血糖水平,减少炎症反应[8],从而为糖尿病前期按下“暂停键”。

 

· 芹菜素

 

芹菜素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,促进胰岛素分泌,从而降低血糖水平。另外,芹菜素还可能通过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,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,进一步降低血糖[9]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· 醉茄素A

 

醉茄素可以降低血糖、改善胰岛素抵抗,还可以降低血脂水平[10]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前期及其并发症,如大血管病变。

 

保持运动习惯 

 

养成运动习惯能很好延缓糖尿病前期发展进程,每天半小时,有氧和无氧搭配,对糖尿病前期的改善效果也更好。

 

散步、慢跑、跳绳、游泳、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能够燃烧糖原,帮助降低血糖水平。抗阻无氧运动则有助于增肌。

 

原卫生部副部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,肌肉是天然的“降糖药”。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,需要“助手”,即存在于肌肉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的帮忙。

 

图片

图源网络

 

[1]2019《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》

[2]《中华糖尿病杂志》2023年6月15卷

[3]《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》中国成人II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

[5]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》

[6]Wang, Y., & Li, M. (2015). Flavonoids and diabete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. Nutrients, 7(9), 7866-7897.

[7]Yin, X., & Gao, Z. (2013). EGCG, oleuropein, and berberine: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ir combination on diabetes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.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, 61(48), 11816-11824.

[8]Chan, E. W. C., So, W. Y., & Wong, R. N. S. (2010). Oleuropein, a novel anti-diabetic ingredient derived from olive leaves.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, 58(8), 4631-4636.

[9]Cao, H., et al. (2012). Apigenin ameliorates high-fat diet-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through activating AMP-activated protein kinase. Molecular Nutrition & Food Research, 56(11), 1735-1746.

[10]Chandrasekhar, K., et al. (2012). A prospective, randomized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study of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high-concentration full-spectrum extract of Ashwagandha root in reducing stress and anxiety in adults. 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, 34(3), 255-262.

*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分享.